新中国成立后,彭德怀率领志愿军赴朝作战,依靠小米加步枪打败了美国侵略军,极大地提升了国威和军威,令中国人民扬眉吐气。他先后担任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并于1955年被授予开国元帅军衔,位列十大元帅第二名。彭德怀元帅于1974年11月2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4岁。

第二位是陈赓大将,他是一位杰出的革命家、军事家,同时是新中国国防科技和军事教育事业的奠基者。陈赓于1903年2月27日出生在湖南省湘潭市湘乡市龙洞乡泉湖村,自幼怀有救国救民的志向。13岁投笔从戎,曾在湘军服役,也曾在铁路部门任职。19岁时投身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毕业于黄埔军校,参加过北伐战争,担任特务营营长,参与南昌起义,成为中央特科骨干成员。

土地革命时期,他历任红四方面军团长、师长,红四方面军参谋长,红军步兵学校校长,红军干部团团长,陕甘支队大队长,红军13团团长和红军第一师师长等职,参加了长征,是战功显赫的红军高级将领。

抗战期间,他先后任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太岳军区司令员、太岳纵队司令员,领导了众多经典战役,打出了386旅威名,使日军闻风丧胆,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他任4纵队司令员、太岳纵队司令员、陈赓兵团前委书记、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率部横扫晋冀鲁豫战场,南下至昆明,连战连捷,功勋卓著,堪称开国功臣。

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云南省主席及军区司令员、志愿军第三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军事工程学院院长、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等重要职务,1955年被授予开国大将军衔。陈赓大将于1953年2月27日在上海因病逝世,年仅58岁。

第三位是谭政大将,他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解放军优秀的政治工作领导者。谭政生于1906年6月14日,湖南省湘潭市湘乡市楠竹山村。大革命时期,他由一名小学教师转投革命军伍,成为国民革命军师长,参与秋收起义,经过三湾改编上了井冈山,坚定了共产党员的信念。

土地革命期间,谭政历任红4军31团秘书、3纵队秘书,红4军军委秘书长、政治部训练部部长,红12军政治部主任兼教导大队政委,红22军政治部主任,红1军团第1师政治部主任、师政委,红1军团组织部长,红军后方政治部组织部长及主任,参加长征,是红军卓越的政工领导者。

抗战时期,他担任中央军委政治部副主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等职。解放战争期间,他任东北民主联军政治部主任、东北野战军政治部主任、第四野战军政治部主任兼副政委,带领部队从严寒的东北一直挺进到温暖的广州,成功解放广东全境,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特殊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谭政任中南军区政委兼干部部长,国防部副部长,解放军政治部副主任,中央书记处书记,解放军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常委,中央监委副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副主任等重要职务,1955年被授予开国大将军衔。谭政大将于1988年11月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第四位是彭绍辉上将,生于1906年9月6日,湖南省湘潭韶山冲瓦子坪,出身贫寒农家,童年时期曾给地主放牛、当长工。成年后因生活所迫加入国民革命军,后在共产党人推荐下入党,参加平江起义并登上井冈山。

土地革命时期,他历任红5军2纵队中队长、教导队队长,随营学校大队长,红3军团1师1团团长、4师参谋长、3师师长、5师师长,红1军团司令部教育科长,红四方面军30军参谋长,红二方面军第6军团参谋长等职,资历深厚,是红军高级将领。

抗战期间,彭绍辉担任八路军120师司令部参谋处处长兼教导团团长,新编358旅旅长,120师独立2旅旅长,晋西北军区2分区司令员,抗日军政大学副校长,抗大第7分校校长,立下显赫战功。

解放战争时期,他任吕梁军区副司令员,晋绥野战军2纵队副司令员,吕梁军区司令员,西北野战军7纵队司令员,第一野战军7军军长,参与指挥多场经典战役,为新中国建立立下不朽功勋。

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高级步兵学校校长,西北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开国上将军衔。1978年4月25日,彭绍辉因血管瘤破裂,在北京猝然逝世,终年72岁。

此外,湘潭地区还涌现了杨梅生、丁秋生两位开国中将,以及刘鹏、罗华生、熊飞、匡文武四位开国少将。他们均是战功显赫的将军,是共和国的开国功臣。

如今,尽管这些老一辈革命将领已经离世,但他们英勇奋斗的精神和光辉事迹将永远传承下去,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奋勇前进,不断开创未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解决鼠标乱飘问题
C4D的几大主流渲染器!看完你就知道选择学习哪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