梆子是中國傳統的一類打擊樂器,亦稱梆板,屬於擊奏體鳴樂器。約在明末清初(17世紀左右)隨著地方戲曲中梆子腔的興起而廣泛流傳於中國各地。[1]
形制和種類[編輯]
梆子大致分為兩種形制,木棒式和方框式。[1][2]另有橢圓形、圓柱形等多種形制的梆子。[3]一般多用紫檀、紅木、棗木心、花梨木、竹子或榆木、槐木等材料製作。[3]
木棒式梆子[編輯]
其中一種為木棒式,由兩根長短不等的硬木棒組成,也稱北梆子或只稱為「梆子」或「梆」。[4][5]這類梆子音色清脆響亮、堅實,是梆子戲曲的重要伴奏樂器,常為唱腔擊拍,在一些民間器樂合奏中也常使用。[6]
南梆子[編輯]
粵劇中使用的南梆子
另一種梆子的形制是方框式,與木魚發音原理同,由一塊兩邊開一條橫槽的長方形木塊構成,以圓形木棒(小木槌或鼓簽)敲擊發音,在南方較為流行,故而又稱南梆子、廣東板[6]、卜魚、「板」[5]等。[7]如粵劇、十番中就常使用此種南梆子。西安鼓樂[3]、京劇中也會使用這類梆子。[7]此種梆子發音較圓潤柔和,較為短促,多用於傳統樂種合奏中擊奏強拍,也用於表現馬蹄聲效果。[7]
枕梆子[編輯]
枕梆子亦稱大梆子,結構類似南梆子,但較大,形如古代的枕頭。一般用於坐樂演奏中,使用單槌擊奏。[3]
手梆子[編輯]
手梆子類似一個中空的手鼓,梆身兩頭窄中間寬,演奏時一手執梆柄,一手拍擊梆身來演奏。[3]
腳梆[編輯]
專用於河南墜子中擊節,以用腳蹬方式敲擊而得名。流行於河南、河北等省以及北京、天津、武漢、西安等城市。其來源是因為墜子演員四處奔波演出時,常常一人要兼奏多種樂器,因而產生了用腳擊打的梆子。[2]
參考資料[編輯]
^ 1.0 1.1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網絡版中的條目:梆子(簡體中文)
^ 2.0 2.1 趙渢 (編). 中国乐器. 北京: 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 2016.10: 94–95. ISBN 978-7-81096-784-6. 請檢查|date=中的日期值 (幫助)
^ 3.0 3.1 3.2 3.3 3.4 程天建; 張亞楠. 西安鼓乐演奏教程. 上海: 上海音樂出版社. 2019.09: 26–27. ISBN 978-7-5523-0211-0. 請檢查|date=中的日期值 (幫助)
^ 朱曉谷. 民族管弦乐队乐器法. 蘇州: 蘇州大學出版社. 2016.01: 207. ISBN 978-7-5672-1536-8. 請檢查|date=中的日期值 (幫助)
^ 5.0 5.1 權吉浩. 中西乐器法. 北京: 人民音樂出版社. 2016.03: 368. ISBN 978-7-103-05114-6. 請檢查|date=中的日期值 (幫助)
^ 6.0 6.1 趙建培. 中国民族器乐审美及赏析. 瀋陽: 瀋陽出版社. 2019.03: 265–266. ISBN 978-7-5441-9754-0. 請檢查|date=中的日期值 (幫助)
^ 7.0 7.1 7.2 田潔. 中国民族器乐的历史传承与创编. 北京: 中國書籍出版社. 2018.01: 111–112. ISBN 978-7-5068-5621-8. 請檢查|date=中的日期值 (幫助)
閱論編中國民族樂器八音金
鐘
編鐘
特鐘
鎛
鐃
鉦
鐸
鈴
句鑃
錞於
方響
鑼
雲鑼
銅鼓
鈸
鐃鈸
雲板
鋩鑼
哨角
石
磬
編磬
特磬
絲撥弦
古琴
瑟
古箏
箜篌
琵琶
柳琴
阮
月琴
三弦
秦琴
玄琴
獨弦琴
口弦
弓琴
玎琴
拉弦
提琴
胡琴
二胡
三胡
四胡
高胡
中胡
低胡
革胡
低音革胡
板胡
京胡
京二胡
椰胡
墜胡
潮胡
廣東二弦
殼子弦
墜琴
大筒
大筒弦
大廣弦
擂琴
二弦子
清胡
越胡
六角弦
喇叭弦
頭弦
秦腔二弦
奚琴
弓琴
拉阮
軋箏
擊弦
筑
揚琴
竹
笛子
簫
排簫
籥
篪
尺八
篳篥
管子
胡笳
嗩吶
口笛
新笛
口弦
匏
笙
竽
蘆笙
葫蘆笙
葫蘆絲
土
塤
缶
陶角
陶響器
陶鼓
革
鼓
堂鼓
花盆鼓
小堂鼓
板鼓
排鼓
羯鼓
鞀
搏拊
手鼓
漁鼓
木
柷
敔
木魚
鼓板
拍板
木琴
梆子
其他
骨笛
木葉
法螺
龍角
口哨
续订或重新启动会员资格
手机怎么发邮箱给别人?这几个步骤要牢记!